规律运动可促进健康、增加生活情趣与活力。对大多数人而言,从事健身运动是安全的,但对有些人如罹患心脏病者而言,在开始从事运动之前,应先询问医师意见,并依其指示办理。
运动的正确观念
1. 定时定量、有恒心的长期规律性运动,才会有效果。
2. 确认自己运动的目的,遵循正确有效的运动方法。
3. 运动会受饮食、睡眠、疾病、压力...等生理、心理因素影响,随时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,切勿逞强去做超出自己体能范围的运动,以免造成伤害、过度疲劳或不适,甚而对运动失掉兴趣。
4. 由测量运动时的脉搏数,可得知运动强度,因此若以运动时的脉膊数为调整指标,将能找到适当的运动强度。请学会自我测量脉搏的方法,俾便调整自己的运动强度。
5. 运动应选用正确器材、护具及合宜场地。
6. 随时吸收相关的知识,并做合理的判断,帮助自己得到更好的运动效果。
运动伤害的预防与处理
规律适量的运动固然有益身心,但仍需有正确观念与准备措施,才能避免不必要的运动伤害,这些观念与措施包括:
避免运动伤害应注意事项
1. 运动前先做暖身运动(warm-up)并续做伸展运动5至10分钟
暖身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,使之均衡分布于肌肉中,并达到逐渐增加体温与肌柔软性之效果,可有效预防运动伤害。
伸展活动可以有效增加关节活动度及肌肉伸展性,而减少运动的伤害;一般的运动仅做简单伸展动作即可,但若要从事特别剧烈的运动,更需确实执行伸展运动。
2. 运动后应续做缓和运动(cool-down)10至15分钟,整个运动才算结束
运动后应留一些时间做缓和运动(如走步或伸展肢体),让身体回复至休息状态。活动量的逐渐减缓,有助于清除因运动而产生的代谢废物及帮助血液流回心脏。
3. 运动时应使用适当装备及护具
使用装备首要考虑适用的鞋子,不同种类的运动应选择不同功能设计的鞋子,例如:慢跑、快走需穿着慢跑鞋。运动时需要保护的其他身体部位包括头部、牙齿、眼睛、膝盖及肘关节等。
注意运动过劳现象
疲累及缺乏兴趣,可能是运动量增加太快或太大所致,此时,需减少运动强度及频数,以获得足够的休息。疼痛或不舒服则是另一个重要的警讯。
资料 : 行政院卫生署 国民健康局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